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刑民交叉案件中的认定难题和实务痛点”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0-12-17 来源:大成辩护人公众号 作者: 大成刑辩网编辑

  6月21日,由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主办,《中国检察官》杂志社承办的“法·善”系列沙龙之影响力案件研讨(第二期)——“刑民交叉案件中的认定难题和实务痛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致辞人

  国家检察官学院院长、中国犯罪学学会会长黄河表示,本次案件讨论,通过对此次收集的18个典型案例的广泛探讨,主要目的就是想把刑民交叉案件中的认定难题和实务痛点梳理得更清楚,总结归纳出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规律和认定的规则。

  黄河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此次研讨会结合具体案例,聚焦了刑民交叉案件中的典型问题和认定难题,如被害人的确定、合同效力与犯罪认定的关系、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规范边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顺位与判定规则、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选择与适用、涉案财物的处置与民事赔偿问题等,以期为司法机关准确把握刑事、民事法律关系,妥当定罪量刑提供操作性规则。

第一环节 实务领域中刑民交叉案件的重点难点和操作规则

主持人

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洪波

发言嘉宾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处李玉林就刑民交叉案件在诉讼程序选择及适用上涉及的相关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发表了意见,并表示由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不同,导致赔偿范围不一致,每年人大代表提意见都有要求统一赔偿问题的。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正在积极起草相关司法解释。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朱锡平指出,刑民交叉案件中保护企业家产权是最近几年比较热点的话题,一些冤假错案的平反也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建议最高法、最高检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作用;专家学者多进行一些实践研究;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在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刑民交叉案件中保护企业家产权的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三级高级检察官贝金欣认为,应从非法占用目的内涵、程序如何启动、资产处置和民事赔偿如何公平等三个方面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进行综合考量。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赵运恒以代理过的两起刑民交叉案件为例,提出在程序上应如何界定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问题,并建议建立一种由民事法官和刑事法官联席会议来共同认定同一事实的机制,这样有利于减少冤假错案和不公平的产生。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勇辉从合同效力、民事欺诈、履约能力等角度对此次研讨的案件进行了讨论,指出目前实践中存在大量以刑代民的现象,不仅应当从刑事和民事实体上审慎判断,还要从立案管辖、法律监督等方面强化司法规制。

第二环节 理论视域中刑民交叉案件的典型问题和认定指引

主持人

  徐鹤喃指出,程序法视角下,民事问题刑事化,除了预判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还与我们国家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相对闭合有一定关系。反思刑事立案程序设置,加强立案监督等都是建设性思路。此外,刑事和解、认罪认罚从宽等程序设定反映了刑事领域公权力行使理念也在发生变化,这对于总体上思考和解决刑民交叉问题也有相当关联。

发言嘉宾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梁根林指出,在实体法上,在基本的理论原理上,我们还需要明确区分刑民交叉案件。德国刑法界最早提出刑民交叉案件的三个维度,后来日本刑法界进一步明确。以备受关注的谭秦东与鸿茅药酒一案为例,认为区分刑民交叉案件要运用刑法理论去分析违法和责任。要坚持统一法秩序原则,违法行为到底有没有达到刑事违法性的程度,如没有,那就是民事问题,不需要通过刑事手段解决。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认为,司法在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时候,有时候案件判多了以后比较麻木。司法机关在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需要特别慎重,刑事判决要考虑对民事关系的影响。既要综合考量犯罪的构成要件,又对民事关系进行充分的认定,最后才有可能处理好刑民交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要制定一个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解释目前看来任重道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谢鸿飞研究从所有法律体系共同的法的价值和法的秩序出发,指出“禁止双重评价”是一个基本原则,公法和私法一定要相互容纳,私法中间最核心的价值,公法应尽可能的尊重。具体到刑民交叉案件上,刑事赔偿如何进一步完善、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受害人如何判断等方面都要更深入地去考量。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纪格非认为刑民交叉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应该更多地关注刑事判决在民事案件中到底有什么效力、刑事案件为什么要先审理等核心问题。以先刑后民原则进行程序安排、追求效率的思考切入,以国外处理刑民交叉法律问题的相关程序安排为例,提出了对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的思考。

  国家检察官学院刑事检察教研部主任朱丽欣以刑法的谦抑性如何更好指导实务案件办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后,公权力和私权利如何更好地协调为角度,建议在应对刑民交叉案件、新型犯罪案件时,要多利用众人的智慧,多思考一下、要慢一点。

  国家检察官学院民事检察教研部副教授赵玉以教学实践为例,指出在刑民交叉案件中,罪与非罪是严格对立的,但在此罪与彼罪、刑民之间又是充分融合的,因此在处理刑民交叉案件中,要全面考虑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承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良法善治一直是“法·善”主题沙龙追求的目标,类似的影响力案件研讨下一步将进一步聚焦案件背后的民营企业平等保护,为司法机关保护民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来自最高检、最高法、在京法学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律师代表近2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